骨折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骨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骨折之后,如果是胳膊之类的部位那还好,打个石膏照样能够正常生活。要是腿部或者其他更加紧要的部位骨折,会给病人造成更大的痛苦。很多人都知道骨折需要休养,却不知道骨折应该怎样进行康复。
康复的目的就是通过针对性的功能训练,促进骨折后机体功能的最大恢复,预防并发症、继发症的发生、对已经失去功能的部分,通过其他部分的功能训练对已经失去功能的部分进行代偿,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康复医疗的介入时间? 骨折康复的开始时间应尽可能的早。一般是骨折得到复位固定后即可开始。
而具体的骨折复位固定是指:
① 石膏固定已经干了;
② 牵引已经安装好;
③ 已经施行了内固定术;
④ 病情稳定者。
凡是未固定的肢体和关节都要每天定时、定量的进行主动充分的活动,促进新陈代谢,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直。
康复医疗介入的原则
① 康复功能训练应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地进行,贯穿于骨折愈合的始终。
② 功能训练内容应因人,因骨折治疗过程不同而不同
③ 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次数由少到多,时间由短到长,强度也由弱到强。
④ 活动度以患者不感到疲劳,骨折部位不感到疼痛为度。
⑤ 活动应以恢复肢体有生具来的生理功能为中心。如上肢应围绕增强手的握力进行活动;下肢应围绕恢复负重行走能力进行训练。
⑥ 注意功能训练不能干扰骨折的固定,更不能做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活动。
⑦ 进入骨折恢复期要针对有障碍的关节进行运动,不能用邻近的关节替代。要首先恢复关节运动的范围、幅度及关节活动时的顺利程度,达到关节活动无障碍。
⑧要进一步恢复关节运动的质量和准确性。以主动运动为主,被动运动和助力运动为辅
⑨ 期间如有理疗配合,应在理疗后进行功能训练。
伤后1-2周内,伤肢肿胀,疼痛,骨折断端不稳定,容易再移位。此期功能训练的主要目的是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消除肿胀和稳定骨折。功能训练的主要形式是患肢肌肉做等长收缩。即在关节不动的基础上,患肢肌肉做有节律的静力收缩和放松。既我们常说的用力绷紧和放松,来预防肌肉的萎缩或粘连。
伤后2周至骨折的临床愈合。伤肢肿胀逐渐消失,疼痛缓解,骨折断端出现纤维连接,并逐渐形成骨痂,骨折处稳定。此期除继续进行伤肢的肌肉收缩训练外,可在医护人员和健肢的帮助指导下,逐渐恢复骨折的近端、远端未固定的关节的功能活动和骨折上下关节的活动,并逐渐由被动活动转为主动活动,增加主动的关节屈伸活动、防止肌肉萎缩、避免关节僵硬、减少功能障碍。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尽早起床进行全身活动。同时,应配合理疗方法达到消肿、止痛,促进骨痂形成的目的。
也就是达到临床愈合或已经去除外固定,骨性骨痂已形成,X线检查已显影,骨骼有了一定的支撑力。但多数存在邻近关节的关节活动度下降,肌肉功能萎缩等功能障碍。因此,此期康复的目的是恢复受累关节的活动度,增强肌肉的力量,使肢体功能恢复。训练的主要形式是:加强伤肢关节的主动活动和负重练习,使各关节功能迅速恢复到正常活动范围和正常力量,注意全身功能训练的协调性以及步态训练。同时结合训练目的和病情变化配合理疗方法。
髋关节:在锻炼中注意髋关节的屈伸动作:应按屈伸---站立---步行---下蹲---负重行走的顺序循序渐进。注意下蹲动作的练习。
膝关节:其主要功能是伸、屈膝及膝关节稳定。所以,练习时除了做屈伸外,要注意大腿前方肌肉锻炼,在练习中按屈伸---踢腿---下蹲动作。
踝关节:在锻炼时注意应做背屈---跖屈---走步动作。如果踝关节在早期固定在跖屈位时更应早期做背屈运动。
石膏外固定是下肢骨折的常用固定方法。由于固定时间长,很多患者会出现膝关节的屈伸障碍,甚至僵硬,造成工作、日常生活障碍。
(1)自身重量法:如膝关节屈的功能完全障碍,可利用小腿的重量屈膝关节,每日3-4次,每次30-40次,屈的角度逐日增大。待此动作完成后,可开始进行膝关节床边悬垂屈伸锻炼,反复进行,重复20-30次。
(2)不负重练习法:坐于床上,做最大程度的膝关节屈伸活动,必要时双手加以辅助,每日4-5次,每次20-30次。
(3)负重练习法:为使膝关节达到最大运动范围,可做蹲、起运动。可扶椅子或床头。每日2-3次,每次20-30次,角度逐渐增大,同时可以增强下肢肌力,加强膝关节的稳定性。
(4)其它:在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时可以辅助理疗、磁疗及热敷等,有利于膝关节的功能恢复。
胫骨中下1/3处粉碎性骨折的特点:
.胫骨内侧紧贴皮下,直接外伤易引起开放性骨折,并易合并感染。
.胫骨营养血管在骨干后上、胫骨下1/3无肌肉附着,而该处骨折最多见,因为骨折处血液供应不足,来源单一,在治疗过程中最容易发生骨折延迟连接或者骨不连。
.腓骨承重少,周围有较多的肌肉附着,骨折发生较少,一般容易愈合。
.骨折移位的方向取决于外力作用的方向、腓肠肌的收缩和伤肢远段的重力而定。
① 骨折后常有错位、重叠和成角畸形;
② 远侧段常向后外方移位有外旋、近侧段向前移位,有时骨折断端可刺破皮肤哆出伤口外,形成开放骨折,有时皮肤虽未破,但挫伤严重,血循不良而发生继发性坏死,致骨外露,感染而成骨髓炎;
③ 由于胫腓骨之间骨间膜存在,单一骨折时,常有限制移位的作用;
④ 但也可于胫骨骨折时,暴力沿骨间膜传至腓骨而引起腓骨骨折。
以上是我们平日里骨折的所会遇到的一些常见问题,这些问题在骨折康复的时候会格外明显。很多人在康复的时候,没有一个明显的章程,这就造成我们在做康复的时候会留下一些隐患。事实上,我们只要能够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那么我们就能够很快的恢复到骨折前的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