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导致骨折的因素的在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特别是由于儿童的身体尚在发育当中,所以儿童发生骨折的几率会大一些。那么,儿童骨折的原因有哪些呢?我们应该如何来避免骨折的发生又如何来判断是否骨折呢?
儿童骨折的原因
1、物体绊倒:
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行走不稳,既不掌握方向,又不掌握速度,摇摇晃晃。像个不倒翁,令人揪心,室内的地上摆放着物体,如小板凳、玩具、脸盆等,容易绊倒、刮倒孩子。
2、台阶摔伤:
4——6岁的孩子,下楼梯时喜欢往下蹦,刚好踏在台阶的棱上,此时踝关节放松。身体向下蹦时冲力较大,而棱的接触面小且滑,大人一把没有揪住,孩子从台阶摔落,轻者导致崴脚,重者下肢骨折。
3、坠床:
睡眠中坠床:孩子睡觉不老实,蹬腿踢被,左右翻滚,身体灵活,容易从床上坠地。3——4岁的孩子,已学会自己小便,熟睡时因憋尿,朦朦胧胧从床上站起来,脚下不稳,一脚踩空倒在地上。
骨折的专有体征:
(1)畸形:骨折段移位可使患肢外形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缩短;
(2)异常活动:正常情况下肢体不能活动的部位,骨折后出现不正常的活动。
(3)骨擦音或骨擦感:骨折后,两骨折端相互摩擦时,可产生骨摈音或骨擦感。
以上三种体征只要发现其中之一,即可确诊,但未见此三种体征者,也不能排除骨折的可能,如嵌插骨折、裂缝骨折。
以上内容介绍了儿童发生骨折的原因和一些症状,大家一定要仔细的阅读。另外,在孩子发生骨折以后一定要确保及时的发现,否则完全有可能导致患处的错位生长,对孩子身体的发育是极其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