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暴力或者积累性劳损等原因,很容易造成骨折的发生。那么,骨折究竟是怎么回事?一旦发生骨折又该如何处理呢?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
骨折是怎么回事?所谓骨折,顾名思义,就是指骨头或骨头的结构完全或部分断裂。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中,青年也时有发生。病人常为—个部位骨折,少数为多发性骨折。经及时恰当处理,多数病人能恢复原来的功能,少数病人可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骨折发生后离医院较近者可直接送医院,或叫救护车离医院,比较远的病人必须进行简单的处理,以防在送医院途中加重病情,甚至造成不可逆的后果。
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被中断或破坏。由外伤引起者为外伤性骨折;发生在原有骨病(肿瘤、炎症等)部位者为病理性骨折。骨折发生后常在局部出现疼痛、压痛、肿胀、瘀血、畸形、活动受限及纵向叩击痛、异常活动等。一般多可据此作出诊断。为了确诊和进一步了解骨折部位、类型及指导治疗,X线检查是必要的。
通常,骨折经过适宜的治疗,如复位和固定,在骨折段有良好血液供应的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多可自行愈合。骨折的正确的现场急救和安全转运是减少患者痛苦、防止再损伤或污染的重要措施,其中最要紧的是妥善固定。
骨折究竟是怎么回事?发生后该如何处理?看完以上相关介绍,相信大家都做到心中有数了。其实骨折可以有效预防的,比如家居安全要做到位,平时要多运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