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骨折
快速搜索

如何自我诊断骨质疏松

2015年11月12日

骨质疏松相信很多热对于该病都不陌生,而中老年人易发生骨质疏松,一般情况下需要到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才能诊断出,其实发生骨质疏松时,身体的某些部位会发生一些改变。那么,如何自我诊断骨质疏松呢?

如何自我诊断骨质疏松

一、看牙齿

人到中年,原本没有牙病的人,出现牙齿松动,这时你要警惕是否骨质疏松在捣乱。随着年龄的增加,骨骼状态也开始走下坡路,骨密度越来越低,导致牙槽骨不坚固,牙槽骨骨质疏松就很有可能发生。

二、看指甲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质会流失,引起指甲变软。用大拇指的指腹去触摸无名指的指甲,看是否平整,是否有沟壑存在。如果存在沟壑很有可能是患有骨质疏松,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

三、看皮肤

皮肤厚提示骨骼好。因为钙参加全身所有组织器官细胞代谢,同时也具有营养皮肤及治疗皮肤病的作用,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同时也会伤及皮肤,使皮肤粗糙、干燥。

以上就是专家对相关内容的介绍了,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该病已经有所了解了,也希望以上介绍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在此小编祝大家身体健康,患者早日康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