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骨折
快速搜索

绝经后的骨质疏松症咋治

2015年09月17日

绝经后的骨质疏松症咋治

绝经后的骨质疏松症怎么治疗,骨质疏松症多发生于晚年人和绝经后妇女,绝经后因为卵巢功能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致使骨吸收多于骨构成,形成骨质疏松,呈现全身骨痛及脊椎、股骨胫等。所以针对以上症状采取的治疗方法:

采用鲑鱼降钙素皮下注射,每天1次,连用2周后改为隔日1次,连续使用3个月。同时联合口服钙剂(钙尔奇D),每次600mg,每天1次。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指绝经后妇女发生的以低骨量及骨组织微结构退行性病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病年龄在50~70岁,表现为骨量迅速丢失,而且骨折多发生在以骨松质为主的椎体、股骨上端及桡骨远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表现为高转换型骨质疏松,即骨吸收与骨形成均活跃,但以骨吸收为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降钙素分泌不足,从而导致骨吸收量大于骨形成量,出现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退行性病变。疼痛、骨折、身长缩短是骨质疏松的3大症状,其中疼痛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不仅造成患者生理上的损害,而且加重其心理和经济负担。

治疗绝经后的骨质疏松症怎么治疗,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已经清楚了关于它的治疗方法,那么,骨质疏松症患者会出现肌痉挛,然后发作肌肉及筋膜性腰背痛苦。临床常见的骨质疏松发作部位多为腰椎等负重处。因而骨质疏松症痛苦的医治应以骨吸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