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跨栏高手刘翔就因为疲劳性骨折而不能参加08年的奥运。可见运动员如果出现骨折,就意味着要停止运动生涯,或多或少给我们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所以运动员发生骨折后要及时治疗,首先要做的是妥善固定,小编带你一起学习。
1、石膏绷带固定
有无水硫酸钙(熟石膏)的细粉末,均匀撒在特制的稀纱布绷带上,做成石膏绷带,经水浸泡后缠绕在肢体上数层,使成管型石膏;或做成多层重迭的石膏托,用湿纱布绷带包在肢体上,待凝固成坚固的硬壳,对骨折肢体起有效的固定作用。其优点是固定作用确实可靠。其缺点是无弹性,固定范围大,不利于患者肢体活动锻炼,且有关节僵硬等后遗症和防碍患肢功能迅速恢复的弊病。
2、小夹板固定
可用木板、竹片或杉树皮等,削成长宽合度的小夹板。固定骨折时,小平板与皮肤之间要垫些棉花类东西,用绷带或布条固定在小夹板上更好,以防损伤皮肉。此法固定范围较石膏绷带小,但能有效防治骨折端的移位,因其不包括贩折的上下关节,故尔便于及时进行功能锻炼,防止发生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具有确实可靠,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治疗费用低等优点。
3、外展架固定
用铅丝夹板、铅板或木板制成的外展架,再用石膏绷带包于病人胸廓侧方后,可将肩、肘、腕关节固定于功能位。病人站立或卧床,均可使患肢处于高抬位置,有利于消肿、止痛、控制炎症。
这三种是运动员常见的固定方法,同样适用于职工比赛,以及学校的比赛当中,我们需要值得一提的便是,石膏绷带固定和小夹板固定以及外展架固定,需要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选择不同的固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