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干中下段骨折容易合并桡神经损伤,术前需要详细检查,术中应避免损伤。不同平面骨折,移位方向不同,须根据X光片进行复位固定。骨折端过度分离者容易发生骨不连接形成假关节。骨折固定后早期进行上臂肌肉主动舒缩活动,并会在伤后2―3周作肩、肘关节活动,防止关节功能障碍。
骨折局部肿胀,可有短缩、成角畸形,局部压痛剧烈,有异常活动及骨擦音,上肢活动受限。合并桡神经损伤时,出现腕下垂等症状。
肱骨干骨折的影像学表现
直接暴力打击可造成横断骨折或粉碎骨折,间接暴力所致者多为斜形、螺旋形或蝶形骨折。肱骨干不同部位有不同的肌肉附着,骨折错位的方向也有不同。肱骨上段的骨折,近折端受胸大肌和背阔肌的牵拉向前内侧错位,远折端受三角肌的牵拉向上、外错位;肱骨中段骨折则相反,近折端受三角肌和喙肱肌的牵拉向外、前方移位,远折端受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收缩向上移位,造成骨折端重叠错位。
肱骨干骨折的鉴别诊断
1、上臂部X线正侧位照片可明确骨折的部位、类型和移位情况,并有助于鉴别是否为骨囊肿等所致的病理性骨折。
2、旋转暴力所致的肱骨干骨折,应与上臂扭伤相鉴别。后者有牵拉痛,压痛局限于损伤部位,但无环形压痛、纵向叩击痛及异常活动。
3、若出现桡神经损伤,要鉴别清楚是术前损伤还是术中损伤,通过询问病史、发病时间和发病经过、临床表现、结合肌电图检查则不难诊断。如果术前无桡神经损伤表现而术后立即出现者考虑为牵拉伤和粗暴操作所致,如果术后渐进性出现桡神经损伤表现应考虑为骨痂或瘢痕粘连所致。
肱骨干骨折需要从以上三个方面来鉴别,对其影像学表现也是有必要了解一些的,才能更好的做好有关的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