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骨折
快速搜索

骨折患者的护理要点是什么呢

2015年10月29日

想要护理好骨折的患者我们需要从哪些方面做起呢?今天专家在这里阐述骨折患者我们应该怎么护理,时但是首先的是出现了骨折我们应该怎么办,具体的骨折的患者我们还应该预防什么样的并发症的出现。

骨折患者的护理要点是什么呢

严重创伤引起多处骨折、开放性骨折、多脏器损伤时会影响生命体征改变,严重骨折后并发症如休克、脂肪栓塞综合征、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挤压综合征等,甚至造成病人死亡。 护理措施:

(1)危重病人应尽快转送ICU病房,如果条件不具备,亦应动用各类监护设备,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的改变。

(2)熟悉各种严重创伤、创伤并发症的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一旦发现异常能早期做出正确判断,及时提出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

(3)监护由专人负责,制定严密的护理观察计划及护理方案,严格履行交接班制度。

(4)建立有效静脉通道,以保证输血输液及抢救用药。

(5)认真做好观察记录,对病人神志、呼吸、脉搏、体温、血压、贫血征象、尿量、尿质、中心静脉压、肺动脉楔压、用药、吸氧情况及反应等均做出详尽的记录。

骨折后功能锻炼一般为三个阶段:

1、骨折早期:伤后1~2周内,患肢局部肿胀、疼痛,容易再发生移位,此期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是使患肢肌肉作舒缩活动。例如,前臂骨折时,可作轻微的握拳及手指伸屈活动,上臂仅作肌肉舒缩活动,而腕、肘关节不活动。股骨骨折可作股四头肌舒缩活动等。骨折后功能锻炼的原则是:与骨折部位相邻的上下关节暂不活动,而身体其他各部位关节均应进行功能锻炼。此期功能锻炼的目的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有利于消肿,防止肌肉萎缩,避免关节僵硬。

2、骨折中期:两周以后患肢肿胀消退,局部疼痛逐渐消失,骨折端已发生纤维连接,并正在逐渐形成骨痂,骨折部日趋稳定。除继续进行患肢肌肉的舒缩活动外,此时,应在健肢或医护人员的帮助下,逐步活动与骨折部位相邻的上下关节。动作应缓慢,活动范围应由下到大,至接近临床愈合时应增加活动次数,加大运动幅度和力量。例如股骨骨折,在小夹板固定及持续牵引的情况下,可进行撑臂抬臂,伸屈髋、膝等活动。

骨折后期:骨折临床愈合后,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是加强患肢关节的主动活动锻炼,使各关节迅速恢复正常活动范围。

骨折的患者还需要注意的就是应该随时的调整我们的护理措施,还应该及时的观察我们治疗骨折的效果,最后对于骨折的患者来说还需要在饮食上多进食一些高营养的食物,促进骨折患者的身体恢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