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范围内,腰突疾病有它各自的因素。但是想想都有哪些病因呢?下面小编就介绍下这个腰椎间盘突出在中医方面的病因。请看下文介绍。
腰椎间盘突出症一病属中医学"腰痛"、"腰腿痛"范畴。中医学认为:腰为肾之府。故腰椎间盘突出症一病与肾关系最为密切。肾主骨,生髓、通于脑,这从生理上说明脊柱的生理、病理与肾有着必然的联系。
《诸病源候论·腰痛候》认为"凡腰痛病有五:一日少阴,少阴肾也。
十月万物阳气所伤,是以腰痛;二日风痹,风寒著腰,是以痛;三曰肾虚,役用伤肾,是以痛;四日臀腰,坠堕伤腰,是以痛;五日寝卧湿地,是以痛。"《丹溪心法·腰痛》指出:"腰痛主湿热,肾虚,瘀血,挫伤,有痰积。"上面这些论述概括了腰痛的病因。
《诸病源候论· 腰痛候》还对腰痛病机作了分析,认为:除卒然伤损于腰而致的"腰痛"外,其余腰痛皆与"肾气虚损"有关。如"风湿腰痛候"为"劳伤肾气,经络即虚,或因卧湿当风,而风湿乘虚搏于肾经,与血气相击故腰痛";"卒腰痛候"为"夫劳伤之人肾气虚损,而肾主腰脚,其经贯肾络脊,风邪乘虚,卒人肾经,故卒然而患腰痛。"指出:即使是突然腰痛,本源仍有与肾虚有关。
《杂病源流犀烛·腰脐病源流》则明确指出:"腰痛,精气虚而邪客病也……肾虚其本也,风寒湿热痰饮,气滞血瘀闪挫其标也。"腰椎问盘的退衍性变是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生理性退变。
从生理上讲,椎间盘的发育以20岁为发育高峰,20岁后椎间盘就开始发生退行性变,20~30岁有的就有明湿的退变,如纤维环出现裂隙等。30~40岁的椎间盘蛋白多糖减少,髓核趋向胶原化,失去其弹性及膨胀性能。椎间盘的退变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椎间盘的退变基本上是一种规律性的生理性改变。
中医学早期的经典著作《素问·上古天真论》就指出,在女子"三七"(21岁),男子"三八"(24岁)时,身体就"长极",即发育到了极限,极则必反,而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堕齿槁",而"齿为骨之余",即是说骨结构逐渐发生生理性退变。
经过上面的了解,大家是否对这个在中医方面的腰间盘突出症的病因感兴趣,大家也可以再从其他领域增加这方面的知识。祝您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