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佝偻病
快速搜索

佝偻病与维生素的关系

2015年09月29日

佝偻病与维生素的关系

佝偻病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这是发生在婴幼儿时期的一种多发疾病。有该疾病是一种慢性病,而且很多人都对佝偻病存在一些不正确的认识,所以导致很多患者没有在患病初期被发现。佝偻病的致病原因在民间流传这很多的版本,很多人认为是跟维生素是有关系的。一起来看一下专家是如何讲解两者之间的关系的。

本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维生素D有内源性与外源性两种,内源性的是靠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而后在体内合成;外源性的来自食物,如鱼,肝,蛋,乳类等含有维生素D3,植物中的麦角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后,形成维生素D2,它们能促进小肠粘膜对钙,磷的吸收,减少钙,磷从尿中排出,并能促进骨样组织成熟,使血中钙,磷向骨质生长部位沉着形成新骨。

佝偻病的病因是日光照射不足,尤其在冬,春季紫外线不足,又因冬季寒冷户外活动较少,故易发生佝偻病;另一个原因是小儿喂养不当,食物中钙,磷含量较少,或比例不当,也会影响钙,磷的吸收,另外,单纯用谷类食物喂养时,因其中含有大量植酸,容易与小肠中钙,磷结合成为不溶解的植酸钙,而影响钙,磷吸收,此外,生长过快,早产,双胞胎也易发生佝偻病;慢性腹泻,肝胆系统疾病,慢性肾脏病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及代谢;长期应用苯妥英钠,鲁米那等药物,可加速维生素D的分解和代谢,均可引起佝偻病。

钙含量过低或钙磷比例不当,食物中钙含量不足以及钙、磷比例不当均可影响钙、磷的吸收。人乳中钙、磷含量虽低,但比例(2∶1)适宜,容易被吸收,而牛乳钙、磷含量较高,但钙磷比例(1.2∶1)不当,钙的吸收率较低。

需要量增多,早产儿因生长速度快和体内储钙不足而易患佝偻病;婴儿生长发育快对维生素D和钙的需要量增多,故易引起佝偻病;2岁后因生长速度减慢且户外活动增多,佝偻病的发病率逐渐减少。

疾病和药物影响,肝、肾疾病及胃肠道疾病影响维生素D、钙、磷的吸收和利用。小儿胆汁郁积、先天性胆道狭窄或闭锁、脂肪泻、胰腺炎、难治性腹泻等疾病均可影响维生素D、钙、磷的吸收而患佝偻病。长期使用苯妥英钠、苯巴比妥钠等药物,可加速维生素D的分解和代谢而引起佝偻病。

维生素D摄入不足,动物性食品是天然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海水鱼如鲱鱼沙丁鱼,动物肝脏鱼肝油等都是维生素D2的良好来源。从鸡蛋、牛肉、黄油和植物油中也可获得少量的维生素D2,而植物性食物中含维生素D较少。天然食物中所含的维生素D不能满足婴幼儿对它的需要,需多晒太阳,同时补充鱼肝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