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腰椎间盘突出
快速搜索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

2015年05月06日

20110403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

1.腰椎侧突:为使突出的髓核张力减小,椎间隙的后方变宽,因而出现腰椎生理前突变浅,在严重的病人,腰生理前突可完全消失,甚至出现腰后突。除了脊柱生理性前突改变外,脊柱还出现假凸向患侧。

2.腰部活动受限:腰部各方向活动度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影响,一般髓核突出于神经根内侧者向患侧侧屈活动受累相对较少,而髓核突出于神经根外侧者向健侧侧屈受累较少。脊柱前屈后伸活动也受限,但后伸受限较甚,且疼痛更明显。

3.压痛及骶棘肌痉挛:压痛点多在突出间隙的棘突旁,此压痛并向同侧臀部及下肢坐骨神经分布区放射。这是因为在深压时刺激背部肌肉的背根神经纤维,或为压力经椎板之间传导到神经根,使原来敏感性已增高的神经根产生感应痛。这种棘旁放射性压痛点,在腰4、5间盘突出时 常较明显,而在部分腰5骶1间盘突出患者却不明显。

4.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阳性:检查时患者仰卧,检查者一手握住患者踝部,另一手置于大腿前方使膝关节保持于伸直位,抬高肢体到一定角度,患者感到下肢坐骨神经分布区疼痛并有阻力时为阳性。然后将患肢抬高程度予以降低少许使放射性痛消失,再将患肢踝关节背屈,如又引起坐骨神经分布区放射性痛为阳性。如抬腿仅引起膝痛或腘部疼痛不适,皆不能算为阳性;如仅有大腿后方疼痛只能算作阴性或可疑。加强试验可进一步肯定下肢抬高试验阳性是由神经受牵张所致,并排除关节或肌肉等其他因素引起。

5.屈颈试验(Linder征):患者取坐或半坐位,双下肢伸双下肢伸直,向前屈颈而引起患肢放射性疼痛即为阳性。这是因为屈颈时,从上方牵扯硬脊膜和脊髓而刺激了神经根。

6.腘神经压迫试验:病人仰卧,患侧髋及膝关节屈曲到90°,然后逐渐伸直膝关节直到出现坐骨神经痛时,将膝关节稍屈曲使坐骨神经痛消失,以手指压迫股二头肌腱内侧的腘神经,如出现由腰至下肢的放射性痛则为阳性。此试验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时为阳性,而在其他肌肉因素等引起的腰腿痛时为阴性。

7.神经根功能改变:早期为痛觉过敏,稍后痛觉减退,严重者患肢萎缩,受累神经根支配的肌肉力下降,膝或踝反射改变。有时休息后神经功能改变不明显,为了临床定位可嘱患者加大活动后再行下肢神经检查。(责任编辑:叉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