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8
脊髓的三层被膜
(1)硬脊膜:位于最外层,质坚韧,上与硬脑膜相连,在枕骨大孔处与骨膜愈合;下端可达第2~3骶椎,在此处向下形成终丝外膜,附着尾骨的骨膜。硬脊膜与椎管骨膜间的狭窄的空隙称硬膜外腔,腔内有疏松结缔组织和静脉丛。为硬膜外麻醉的注药处。
(2)蛛网膜:是一薄层、柔软的结缔组织,无血管,呈蛛网状,含有胶质弹力和网状纤维,其外面与硬膜间有窄隙,称硬膜下腔,其内面与软脊膜间有宽大的间隙,称蛛网膜下腔,内容为脑脊液。蛛网膜下腔上方与脑部蛛网膜下腔相通,下成盲端称终池,终池内有马尾神经。蛛网膜与软膜间有许多小梁相连。
(3)软脊膜:是一层富有血管的膜,分为两层,内层紧贴脊髓表面并形成纤维隔进入脊髓,血管沿此隔进入脊髓,纤维隔还形成血管周围间隙的外壁,对胶状物质起屏障作用;外层是由胶原纤维束组成的网,与蛛网膜小梁相连。
脊髓的被膜有3层,自外向内依次为硬脊膜、蛛网膜和软脊膜。由此可以通过临床症状和体征来判断腰椎间盘突出的压迫程度,并观察治疗的效果。
(1)硬脊膜:硬脊膜相当于硬脑膜的外层,向下形成长管状鞘囊,向尾部成为终丝外膜,附于尾骨骨膜上。硬脊膜和椎管壁之间的空间叫硬膜外腔,其内的疏松结缔组织中有椎内静脉丛。当出现椎管狭窄等因素导致静脉血淤滞时,可使椎内静脉丛扩张并产生临床症状,如下肢疼痛麻木,无法行走,待休息一段时间后可继续行走,待行走同样的距离后又会出现同样的症状。这就是间歇性跛行,是腰椎管狭窄最主要的症状。
(2)蛛网膜:蛛网膜很薄,是一层结缔组织,与硬脊膜之间的间隙称为蛛网膜下腔,内有脑脊液,向上与小脑延髓池相连。蛛网膜下腔的下端特别扩大而成为终池,内有马尾神经丛。临床上常在此进行腰部穿刺,抽取脑脊液、注射麻醉剂或注射碘油进行脊髓造影,因为此处穿刺不易损伤脊髓。
(3)软脊膜:软脊膜柔软而富有血管,其内面紧贴于脊髓表面,在脊髓前根和后根之间,软脊髓的外表变厚,向侧方形成隔膜。隔膜外缘分成许多齿状韧带,与蛛网膜一起附着于硬脊膜上,对脊髓有悬吊作用。脊髓借齿状韧带和脊神经固定于脊管内,由于脊髓较细,故脊柱运动时椎管壁并不摩擦脊髓,但在椎管狭窄时脊柱运动将对脊髓有一定影响,突出物压迫马尾神经产生会阴部麻木,重者出现大小便失禁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