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颈椎病
快速搜索

颈椎病是怎样发生的?

2015年05月08日

20110318

颈椎病的原因目前大家公认的是颈椎间盘退行变性后,椎体间松动,椎体缘产生骨刺(骨刺或骨嵴),或间盘破裂脱出等压迫神经根、脊髓或椎动脉而引起的各种症状。

颈椎病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从病理角度看,可将其分为椎间盘变性、骨刺形成、损坏三个阶段。

1.椎间盘变性阶段。椎间盘的变性从20多岁即已开始。椎间盘纤维环变性所造成的椎节不稳是髓核退变加速的主要原因。变性的髓核可随着软骨板向后方突出,若髓核穿过后纵韧带则称为髓核脱出。后突的髓核既可压迫脊髓,也可压迫或刺激神经根,此时病人就会出现相应的一些症状。

2.骨刺形成阶段。骨刺形成阶段是椎间盘变性阶段的延续。骨刺形成本身表明该节段椎间盘退变引起椎节应力分布的变化,病程较久的骨刺坚如象牙。

位于椎体后缘的骨刺主要刺激脊髓和硬膜;钩突、小关节突等侧面的骨刺主要刺激根袖而出现根性症状。椎体前缘的骨刺十分巨大时,还有可能刺激到食管。

由于颈5、颈6处于颈椎生理前曲的中央点,椎间盘所受应力较大,所以颈5、颈6椎间盘的骨刺最多见,其次为颈3、颈4及颈7。

3.损坏阶段。前面已谈到,单纯的退变不一定产生临床症状和体征,这也是颈椎病与颈椎退变之间的区别,只有当以上两个病理阶段的变化对周围组织产生影响而引起相应变化时才会出现症状。

脊柱对脊髓的压迫可来自前方和后方,也可两者皆有。前方压迫以椎间盘和骨刺为主;前正中压迫可直接侵犯脊髓前中央动脉或沟动脉;前中央旁或前侧方的压迫主要侵犯脊髓前角与前索,并出现一侧或两侧锥体束症状;侧方和后侧方的压迫来自黄韧带、小关节等,主要表现以感觉障碍为主的症状。

对脊神经根的压迫主要来源于钩椎关节及椎体侧后缘的骨刺,真正由于增生和压迫导致椎动脉狭窄的很少见。

后方小关节的松动和变位,关节软骨的破坏和关节突增生,关节囊的松弛和肥厚均可刺激位于关节周围的末梢神经纤维,产生颈部疼痛。颈椎椎间盘后壁也有神经末梢支配,纤维环及后纵韧带的松弛和变性均使末梢神经受刺激产生颈部疼痛和不适。(责任编辑:叉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