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骨折
快速搜索

常见骨折的固定方法

2015年05月08日

20101204

导读;骨折是指由于外伤或病理等原因致使骨质部分或完全断裂的一种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骨折部有局限性疼痛和压痛,局部肿胀和出现瘀斑,肢体功能部位或完全丧失,完全性骨质尚可出现肢体畸形及异常活动。

发生骨折事故之后,为了使断骨不再加重对周围组织的损伤,也为了减轻患者的疼痛,应对患者骨折处进行必要的固定,具体的固定方法如下所述:

1、肱骨骨折的固定

患者手臂呈屈肘状,用两块夹板固定,一块放于上臂内侧,另一块放在外侧,用绷带固定。如只有一块夹板,则夹板放在外侧加以固定,用三角巾悬吊伤肢。

2、脊柱骨折的固定

发生脊柱骨折时病情多较严重,此时严禁乱加搬动,应轻巧平稳地在保持脊柱安定状况下,移至硬板担架上,用三角巾固定后,及早转运。切勿扶持患者走动,也不要让伤者躺在软担架之上,这样有可能会造成脊柱神经损伤,引起终生截瘫。

3、大腿骨折的固定

将伤腿拉直,夹板长度上至腋窝,下过脚跟。两块夹板放于大腿内、外侧;用绷带或三角巾缠绕固定。(责任编辑:陈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