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228
骨折是指由于外伤或病理等原因致使骨质部分或完全断裂的一种疾病。治疗骨折的最终目的是使受伤肢体最大可能的。最大限度的恢复其功能。因此,骨折的治疗原则:复位、固定、功能锻炼。
复位的方法有两类,即手法复位和切开复恢。固定的方法也有两类,即用于身体外部的外固定及用于身体内部的内固定。
1、手法复位与外固定:绝大多数骨折都可用手法复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矫正了各种移位,恢复了正常的解剖关系,对位、对线完全良好时,称解剖复位,这是复值的理想位置。临床上有时虽然尽了最大努力,仍未能达到解剖复位,但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影呐者,称功能复位。
外固定的方法有小夹板、石膏绷带、外展架、持续牵引、外固定器等。
2、切开复值与内固定:切开复位即施行手术,暴露骨折段,在直视下符骨折复位。夏位后,对人体组织无不良反应的金属内固定物如接骨板、螺丝钉、髓内针等将骨折段固定,称为内固定。
功能锻炼是治疗骨折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充分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按一定的方法循序渐进。
总之,手法复位与外固定、切开复位与内固定各有利弊,不要为追求解剖复位而反复多次的手法复位,也不要为追求解剖复位而放宽切开复位与内固定的指征。(责任编辑:叉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