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颈椎病
快速搜索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5年05月18日

摘要为探讨影响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疗效的因素,本文对1986年5月~1994年2月间的152例脊髓型颈椎病人前路手术后的疗效及常见影响因素作一分析。(整夜high不断的情色周末)结果发现,病程、年龄及病情与疗效有关,手术范围及方式与疗效无关。建议脊髓型颈椎病确诊后应尽快手术治疗,合适的手术方式及减压范围均可取得满意疗

摘要为探讨影响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疗效的因素,本文对1986年5月~1994年2月间的152例

脊髓型颈椎病人前路手术后的疗效及常见影响因素作一分析。(整夜high不断的情色周末)结果发现,病程、年龄及病情与疗效有关,手术范围及方式与疗效无关。建议脊髓型颈椎病确诊后应尽快手术治疗,合适的手术方式及减压范围均可取得满意疗效。

脊髓型颈椎病是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病最常见的原因,五十年代末cloward及robinson首先开

展颈前路手术,取得了较为满意疗效,并相继出现多种颈前路手术。为进一步总结提高脊髓型颈

椎病前路手术疗效,我们对1986年5月~1994年2月的152例颈前路手术病人的疗效及常见影响因

素作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52例,男102例,女50例。年龄最大者65岁,最小者35岁,平均51.6岁;

病程最长者168个月,最短者10天(因头颈部外伤后出现四肢瘫),平均33.4个月。病变累及2个节

段者48例,3个节段者80例,4个节段者24例;手术范围2个椎节者43例,3个椎节者87例,4个椎

节者22例。根据北医三院的“40分法”[1],本组属Ⅰ级者23例,Ⅱ级者75例,Ⅲ级者50例,Ⅳ

级者4例。

1.2手术方式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术14例,椎间盘切除加植骨融合术58例,椎体次全切除加植

骨融合术24例,前路多节段减压原位植骨术[2]56例。

2结果

2.1手术疗效疗效评定参照“40分”法,其中优76例,良46例,有效26例,无效3例,恶化1

例,优良率为80.3%,有效率为97.4%。

2.2病程与疗效关系病程与疗效关系见表1,随着病程增长,手术优良率下降,尤以病程超过

2年者,手术疗效下降更为明显,但统计学处理结果,各病程组间手术疗效无差异,p>0.05。

病程(年)优良有效无效恶化优良率(%)

<1461970189.0

1~2191570082.9

>21112123060.8

合计7646263180.3

经ridit检验p>0.05。

2.3年龄与疗效关系本组40岁以下者11例(占7.2%),60岁以上者26例(占17.1%),其余均在40

~60岁年龄阶段,共115例(占75.7%)。随着病人年龄增加,手术疗效有所下降,统计学处理差异

有显著意义,p<0.05,见表2。

年龄(岁)优良有效无效恶化优良率(%)

<40110000100

40~50421200198.2

51~601926150075.0

>6048113046.2

合计7646263180.3

经ridit检验p<0.05。

2.4病情与疗效关系见表3,病情越重,疗效越差。

病情优良有效无效恶化优良率(%)

Ⅰ级08150034.80

Ⅱ级3030113180.0

Ⅲ级428000100

Ⅳ级40000100

合计7646263180.3

经ridit检验p<0.05。

2.5手术范围与疗效关系见表4,手术节段多寡与疗效无关。

手术范围优良有效无效恶化优良率(%)

2节段301200197.7

3节段4626150082.8

4节段08113036.4

合计7646263180.3

经ridit检验p>0.05。

2.6手术方式与疗效关系见表5,手术方式与疗效无明显关系。

术式优良有效无效恶化优良率(%)

术式14631071.4

术式2301882082.8

术式381150079.2

术式43411100180.4

合计7646263180.3

经ridit检验p>0.05。

注:术式1颈椎间盘切除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