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腰椎间盘突出
快速搜索

怎样自我判断腰椎间盘突出症

2015年05月23日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但也会给患者带去极大的不便,所以了解相关知识是关键。所以如何自我诊断也就成为了大家所关心的话题?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困扰了很多患者,相信对于大家来说已经很熟悉了,那么该如何判定自己是否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呢?这也是很多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发人群所关系的问题,如果能够自己诊断出来,及早去医院治疗,那么就会早日康复。

当患者的腰椎间盘出现问题时,也就是所说的腰椎间盘突出发病时,联系膝腱和跟腱的反射神经也会出现问题,神经反射会减弱,甚至消失不见。而足背部的伸、内翻力量也会减弱。如果患者的腰4、5椎间盘突出,膝腱和跟腱之间的反射神经也出现异常,反射路线在胫后肌腱处会发生改变。

患者同时会有刺激疼痛感,这是因为腰部肌肉组织如果发炎病变,就会加速患处附近组织的新陈代谢,导致以前很多体内的废弃物质会更得不到排泄,只会层层的堆积在患病附近的组织处。这样就刺激了患处的神经,进而引起腰背痛。如果患者做一些体育锻炼,就会把这些体内废弃物通过血液循环排到体外,缓解疼痛。

患者发病后,如果经过一晚上的充分休息,椎间盘可能会稍稍复位(病情不严重),那么受压迫神经的压力就会减轻,也就使得病痛减轻。所以这类病人往往是早上起床后腰部不痛,或者微痛,但一旦到了中午开始工作时,就会引起剧烈疼痛,而且越到晚上越严重。

以上就是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自我诊断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患者和家属一定要多了解一下相关疾病的知识,这有利于一旦得病后自我诊断和自我治疗。那么如果有人发现自己患有上述症状,那么一定要去医院接受检查,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使病情恢复的更快。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