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骨质增生一旦患上,会出现腰痛、腰部活动受限等症状,是一种生理保护性改变,但若长期如此会使患者出现其他病情,所以务必要学习诊断方法,明确病情。
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的各项组织细胞逐渐处于衰退阶段,进而造成腰椎间隙狭窄,致使椎体不稳,导致髓核的突出,而机体为了保持椎体的稳定性,则通过骨刺或骨质增生的方式进行解决。那么腰椎骨质增生如何诊断?下面就由骨科医院的专家为我们详细的做出介绍吧。
腰椎骨质增生的诊断方法
1、隐蔽阶段。此阶段为发病初期,症状不是很明显,其实已经有增生部位,但由于对活动无任何影响,且无自我感觉,或稍有感觉也不体现为明显的症状。所以,在隐蔽期一般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这一阶段大约持续1~2年的时间。
2、明显阶段。腰椎发生骨质增生,会直接影响到腰部的活动范围。当左边椎间盘发生增生时,会引发酸、痛、麻感。甚至有些患者处于正常体位时也会产生一些症状,这说明某处神经长期受压迫。若得不到根本治疗,就会给患者带来长期的痛苦,影响正常的生活活动。
3、运动障碍阶段。当腰椎骨质增生发生后,早期得不到很好的治疗,就会导致瘫痪或行走困难。这种情况在临床上比较少见。
微创诊疗技术 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疗效显著
经过上述的诊断,可明确腰椎骨质增生的病情,接下来就可以选择治疗方法,进行有效的救治。目前针对腰椎骨质增生的最新方法是微创技术,在对疾病进行严格分型定性的前提下,利用先进的治疗设备和技术,以"消除炎症、分化增生、改善平衡"基本治疗目的,在循序渐进的动态治疗中使病情不断得以控制,最终实现完全治愈的目的。
当发现腰椎骨质增生后应积极诊断,一旦确诊则应及时治疗。同时腰椎骨质增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也要坚持做些护理措施,有效辅助患者尽快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