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颈腰椎病,大多数的人受到了一定的外伤之后,或者做了一些力气活,之后就会得颈椎间盘突出,那么如果发现颈椎不是很舒服,一定要抓紧时间检查,那么,颈椎间盘突出诊断要做哪些检查呢?
颈椎间盘突出症状在临床中,表现为起病急,发病前无症状,起病后出现颈脊髓或神经根受压的症状和体征。颈椎间盘由于某种原因,向后外侧突出,压迫颈脊神经或颈脊髓而引起症状时,称为颈椎间盘突出症。
颈椎间盘突出要做哪些检查?
1、X线检查:
每个病例均应常规拍摄颈椎正位,侧位及动力位X线平片,在读片时可发现颈椎生理前凸减小或消失;受累椎间隙变窄,可有退行性改变,在年轻病例或急性外伤性突出者,其椎间隙可无异常发现,但在颈椎动力性侧位片上可见受累节段不稳,并出现较为明显的梯形变(假性半脱位)。
2、CT检查:
CT检查对本病的诊断有一定帮助,但在常规CT片上往往不能确诊,近年来,不少学者主张采用脊髓造影+CT检查(CTM)诊断颈椎间盘突出症,认为CTM对诊断侧方型突出的价值明显大于MRI检查;但作者以为,高清晰度,高分辨率的磁共振影像技术,将更有利于患者。
3、MRI检查:
MRI检查对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其准确率明显高于CT检查和脊髓造影,但通过MRI检查对颈椎侧方型突出的判定不如对腰椎的准确,这可能与颈椎椎间孔小,缺乏硬膜外脂肪及退行性变有关,在MRI片上可直接观察到椎间盘向后突入椎管内,椎间盘突出成分与残余髓核的信号强度基本一致。颈椎间盘突出中央型突出者,MRI可见突出椎间盘明显压迫颈髓,使之局部变扁或出现凹陷,受压部位的颈髓信号异常,在侧方型突出者,可见突出的椎间盘使颈髓侧方受压变形,信号强度改变,神经根部消失或向后移位。
颈椎间盘突出诊断主要依靠症状、体征和影像检查(CT、MRI核磁共振等),特别是核磁共振在确诊颈椎间盘突出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颈椎间盘突出可根据颈椎间盘病理改变的影像学特征分为颈椎间盘变性、膨出、突出、脱出、游离等主要类型。人的颈椎由于特殊的应力关系往往出现多个节段的同时病变,这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略有不同。
以上内容就是介绍了颈椎间盘突出要做哪些检查,应该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如果要是觉得颈椎有什么不舒服的话,一定要及时做出检查,及时治疗,不能让病情加重,颈椎间盘突出治疗越早,效果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