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突症是骨科的一项常见的疾病,大多患者都是因为劳累损伤而患上腰突症的。劳累造成的损伤包括从事于重体力劳动的人们,或者经常久坐办公室,长期都缺乏身体锻炼的白琳一族。那么腰突症患者在加锻炼的同时也要减少劳损。
目前,在临床上,中青年人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比例非常高,尤其像司机、教师、会计、建筑工人等都是多发人群。另外,由于缺乏锻炼,长期坐在办公室的办公白领也会有这个困扰。
从25岁开始,人体的椎间盘就已经发生退行性改变,纤维环增厚、弹性减小。到了30岁-40岁时,椎间盘进一步失去弹力,加上椎间盘没有血液循环,损伤后其修复能力越来越差。如不注意保护脊柱,过量的体力活等会加速其退化的进程,进入中年之后,就容易在外伤及劳累的时候,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这可是发生腰腿痛重要的原因之一。有些人还未迈入中年,腰就已经“撑不住”了。
出现以下症状,就要警惕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存在:
1. 腰部活动出现障碍,不管在生活还是在工作中,腰部活动会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尤其是以后伸障碍最为明显,而且少数患者会在前屈时明显受限。
2. 很多人会存在不定期的腰痛史,或者有时会出现反复的腰痛现象。腰痛的轻重程度不同,严重者会影响翻身或坐立。
3. 出现下肢放射痛。一侧下肢坐骨神经区域放射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的主要症状,常在腰痛消失或减轻时出现。疼痛从臀部开始,逐渐放射至大腿后侧、小腿外侧,有的可发展到足背外侧、足跟或足掌,影响站立和行走。
产生腰腿痛的原因是,突出的椎间盘对周围的神经根造成直接压迫,而神经根受压后就出现炎症反应和水肿。
4. 出现患肢温度下降。不少患者患肢感觉发凉,患肢温度较健侧降低;有的足背动脉搏动亦较弱,这是由于交感神经受刺激所致。须与栓塞性动脉炎相鉴别。
5. 病程较长者,常有主观麻木感。多局限于小腿后外侧、足背、足跟或足掌。
6.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多数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脊椎侧弯。侧凹的方向可以表明突出物的位置与神经根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