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腰椎间盘突出
快速搜索

腰椎疼痛的护理机制

2015年06月18日

  近年来,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我国逐步迈向老龄化阶段,颈、腰椎病的发病率也在逐日增高,严重影响到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颈、腰椎病主要是由椎间盘退行性变或椎间盘突出致椎体失稳、骨赘形成,刺激压迫周围神经、血管、组织等,使局部发生无菌性炎症、充血、水肿等一系列症状、体征。

  夜间疼痛护理技术是针对颈、腰椎病所致疼痛患者的一套护理技术,通过几年来研究与临床应用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夜间疼痛护理技术主要分5个步骤来对疼痛部位进行治疗:

  痛点放松法:患者取舒适体位,找出疼痛点,有多个疼痛点或疼痛面的患者,以最痛点为主。充分显露痛点,用手掌的大小鱼际按摩痛点,用力适中均匀约3~4min;

  主要通过按摩手法后可以缓解局部肌肉痉挛,降低肌张力,使肌肉放松、疏通经络、散寒止痛、行气活血;

  热敷疗法:将毛巾放于45℃~50℃水中,水温最好以患者能耐受为主,拧干敷于痛点,反复3次为佳,冬季可适当增高温度,夏天可适当降低温度。注意热敷时温度勿太高以免烫伤患者;

  首先可以温通经络、通畅气血、化瘀消肿等功效,其次可使局部皮肤毛孔扩大,末梢血管扩大,有利于增加药物吸收,从而使药物疗效也随之增加,最后热敷可使皮肤温度增加,刺激皮肤后引起大脑皮质抑制的扩散,从而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起到镇静作用,使患者得到充分的睡眠时间;

  中药疗法:所用中药制剂,通过几十种中草药炮制而成,将中药制剂均匀的浸湿在纱布上,按摩约5min;

  主要是运用中药合剂的活血化瘀、止痛、消肿等功能;

  红外线治疗:将TDP灯移到痛点的上方或侧方,调节灯距,TDP灯距痛点皮肤约30~50cm,以患者自觉有温热感为宜,每次照射约15~20min;

  红外线产生的热辐射使血管平滑肌松弛,血管周围神经兴奋、组织蛋白微量变性等,使血管扩张而促使血液循环,此外红外线刺激γ神经纤维后降低其兴奋性,并减弱了它对肌肉的牵张反射使肌张力下降,缓解肌紧张,从而收到解痉、止痛之功效,同时还具有消炎镇痛的作用;

  镇痛灸法:将自动发热的镇痛灸紧贴于痛点。

  此灸主要是由自动发热体和药膏组成,主要含有陈艾等,它起到灸疗和药疗双重作用,促进血循环、快速止痛、扶正祛邪等功效。

  通过以上5个步骤的治疗,在患者心理上也形成了一种安慰暗示,并可增进医患关系。研究表明,应用夜间疼痛护理技术治疗颈、腰椎底疼痛患者可取得良好的疗效,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疼痛症状,减轻疼痛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