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腰椎间盘突出
快速搜索

继发性腰椎狭窄症病因、分类及临床症状

2015年06月18日

  继发性腰椎狭窄症也称获得性腰椎狭窄症。

  一、病因

  后天致病因素:退变、外伤、失稳、畸形、新生物、炎症及其他因素。例如:创伤、退变、畸形性骨炎、脊柱结核、脊柱化脓性感染、肿瘤、腰突症、脊柱滑脱、医源性腰椎狭窄症。

  二、分类

  1、 中央椎管狭窄;

  2、 侧隐窝狭窄;

  3、 神经根管狭窄;

  4、 混合性狭窄。

  三、病理变化

  1、椎体后缘骨质增生、脊后韧带肥厚骨化、椎间盘突出等导致中央管前后径变小或侧隐窝狭窄;

  2、关节突肥大导致侧隐窝狭窄;

  3、椎弓根短缩或内聚造成椎管矢状径或横径狭窄;

  4、 椎间隙狭窄,盘黄间隙卡压神经根,神经根扭曲;

  5、 硬膜外病变,粘连、囊肿。

  四、临床表现

  (一)、症状

  1、 年龄大于40岁;

  2、 中央型椎管狭窄有腰骶痛或臀部疼痛,少有放射痛,神经性间隙性跛行;

  3、 侧隐窝狭窄及神经根管狭窄有放射痛症状,为持续痛,可放射至腿部。

  (二)、体征

  1、 少有;

  2、 晚期出现感觉、运动、反射减退。

  五、诊断

  X线片上:正位:两侧椎弓根之间距离小于18MM,椎管狭窄;

  侧位:椎板后缘到椎板与脊突交界处的距离小于13MM,椎管狭窄。

  六、治疗

  根据狭窄的不同以减轻不稳定,重建椎体稳定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