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如经保守治疗无效则需手术治疗。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近几年开展起来的一项介入治疗技术。因具有安全简便、疗效确切、无出血、痛苦小、创伤小等优点,已受到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及广大患者的采用和接受。其疗效已被肯定,但在临床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间题。本章从术前准备、术中操作和术后处理三方面综合概述胶原酶溶解术中应注意的间题,以企盼此法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前准备
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
严格掌握胶原酶溶解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对于预防并发症和提高临床疗效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适应证
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但大多数学者认为应至少包括:
1.经cT或MRI成像证实的腰椎间盘突出或膨出。 。
2.单侧腰腿痛,有明显的神经根压迫症状,且应确定症状主要由腰椎间盘压迫神经根引起。
3.经3个月保守治疗无效者。
4.符合手术减压指征。
(二)禁忌证
国内对禁忌证的标准存在许多争议。
1.对严重过敏体质;孕妇及14岁以下儿童;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及严重的慢性疾病者;马尾综合征等列为禁忌证已得到广大临床医生认可。
2.对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关节突增生、侧隐窝狭窄等则众说纷纭。王执民等报道对椎间盘突出大于10mm,椎间盘突出伴钙化,伴侧隐窝狭窄的患者选择盘外注射进行治疗,同样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对于大于10mm以上的患者首次治疗未达满意疗效,第二次治疗未发生任何过敏反应,同样取得满意疗效。车坚等认为增生性病变是造成症状加重的相关因素,而不是决定因素。不应将此类患者完全归纳于禁忌证范围内。可根据其临床症状具体分析进行溶解术治疗,如疗效不佳,再行手术治疗。
二、注射部位的选择
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其用药可采用盘内、盘外注射、盘内盘外联合注射等办法。了解各方法的优缺点对于确定病人的最佳治疗方法具有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