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腰椎间盘突出
快速搜索

腰椎间盘吸收综合征临床表现及诊断

2015年06月18日

  腰椎间盘吸收综合征主要发生在L5s1间隙,偶尔见于L4、5间隙,具有一般腰椎退变性疾病发展的特点。

  在未引起神经卡压以前,主要表现为长期慢性的下腰痛,有时可伴有臀部及下肢的放射痛,且多双侧对称,上述症状经休息和牵引、按摩等对症治疗后可有一定缓解,但会反复发作并逐渐加重。

  当病变发展引起相应椎管或神经根管狭窄时则表现出神经卡压的症状。

  专家总结该病的特点为:

  ①病程长,发病缓慢,症状逐渐加重,病程可长达数十年。

  ②腰痛、腿痛或伴下肢放射性疼痛是该病共同的特点,有时尚可伴有马尾损害症状。

  ③感觉和腱反射的变化不具有特殊性,可有感觉和腱反射下降的表现。

  ④神经根牵拉试验阳性者较少。

  由于本病不具有十分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故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x线平片检查对该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Venner总结其x线表现的特点:

  ①椎间隙狭窄,前缘<1 5mm,后缘<5mm。

  ②邻近椎体终板硬化。

  ③椎间小关节半脱位。

  ④小关节增生肥厚进入椎间孔。

  专家认为该病的x线特点:

  ①椎间隙极度狭窄,严重者仅有3mm。

  ②邻近的两椎体部分硬化,主要表现在软骨板下椎骨。

  ③清晰的侧位片可显示真空征,即在椎间隙显示黑色阴影。

  ④骨赘形成,椎体后部可见骨桥,斜位片可见关节突关节半脱位。

  ⑤侧位片上可见关节突进入椎间孔。

  CT对该病的诊断亦有重要意义,cT可了解膨起的纤维环与硬膜囊的关系,同时可直接看到椎间隙真空征、椎间关节增生、黄韧带肥厚、侧隐窝狭窄和神经根管狭窄等现象。而MRI用于该病的诊断可更好地了解神经根和硬膜囊受压的程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