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骨折
快速搜索

百岁老人骨折需开刀,不怕手术怕麻醉

2015年06月22日

  治疗骨折的最终目的是使受伤肢体最大可能的。最大限度的恢复其功能。因此。在骨折治疗中,其复位、固定、功能锻炼这三基本原则十分重要。

  100岁的老奶奶骨折要动手术了,这让专家十分犹豫,这么大年龄的人,其实不怕手术,怕的是手术过程中的麻醉。但是不动手术,老人的生活质量将大受影响。近日,鼓楼医院成功为这名老奶奶进行了手术,今天,这位百岁老人就可以出院了。

  百岁老人手术,过了麻醉关

  今年100岁的陈老奶奶身体一向很好,不仅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而且日常起居基本能自理,每天还要到小区附近走走转转,到社区的健身器材上活动活动。可是10天前,陈奶奶拿笤帚扫地时,脚被板凳绊了一下,一屁股就坐在了地上。老人当即就感觉右边大腿靠近屁股部位疼痛难忍,家人立即将她扶到床上躺下,可是休息后疼痛也没有缓解,还不能行走。家人将她送往鼓楼医院就诊,拍片显示右股骨骨折,属于骨质疏松性骨折。

  怎么办如果要治疗,只能手术,可是老人100岁了,能够承受手术吗如果不手术保守治疗,那么老人今后就只能躺在床上了。最后,家属和老人自己都表示想接受手术。

  副主任医师熊进表示,其实手术并不复杂,主要是因为老人年岁太大,心肺功能太弱,一旦全麻,怕老人麻醉后醒不过来。为此,熊进为老人做了详细的检查,联合麻醉科进行了严格的术前评估,拟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4天前,老人在全麻下接受了右股骨骨折复位内固定术,手术很成功,不仅疼痛明显减轻,而且还能半坐、翻身。医生表示,老人今天就可以出院了,再过1个月左右的时间,老人就能自己走路了。

  病房里有很多骨折的高龄老人

  记者在鼓楼医院了解到,该院仅创伤骨科一个病区平均每个月就要收治15例左右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年龄均在70岁以上,现在病房里就有七个70岁以上的老人。

  专家解释,随着身体衰老、骨代谢功能减慢、钙吸收能力降低,会导致钙质流失,引起骨质疏松,在日常生活中轻微碰撞或跌倒就会发生骨折,称为骨质疏松性骨折。骨折部位常见于股骨近端、脊椎和桡骨远端。

  由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大多年龄较大,害怕麻醉风险,以往80岁以上的患者大多选择保守治疗,这样很多患者就只能长期卧床,生活质量大受影响。随着技术的发展,鼓楼医院创伤骨科于2006年开展了微创手术,以创伤较大的股骨骨折为例,只需开一个3-4厘米的切口,大多数患者手术第二天就可以半坐、半躺和翻身,少部分患者手术后第二天还可以拄拐行走。

  有人认为骨质疏松就是缺钙,补钙就行。其实,骨质疏松并不是简单的缺钙,而是随着机体衰老、疾病及药物等各种因素综合影响导致的。因此,专家建议,老年人除了要多吃含钙食物,多晒太阳,适量运动外,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慢性肝肾疾病,需长期服用类固醇、抗癌药、利尿剂等的老年患者,还可以去骨代谢门诊,请专家评估骨质疏松状况,给予恰当的药物和物理干预。另外,老年人出行和日常起居都要格外当心,尽量防止摔伤、绊倒和碰擦,从而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

  编者按:腿脚不便的老人们要引起注意了,安全意识一定要从细节做起,毕竟儿女们不能时时刻刻都守着你们,所以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实习编辑:张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