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年化,骨质疏松症成为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一种常见病。中国中老年人群骨质疏松症的总患病率是12.4%,且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长,60岁以上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发病率为10%。椎体压缩骨折亦可由肿瘤侵犯、应用类固醇激素等引起。
传统的治疗是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止痛药、理疗、支架等。但是卧床更加速了骨的丢失和肌肉委缩,疼痛随之加重。骨质疏松椎体内固定不可靠,椎体后凸畸形脊椎后截骨矫形术因其创伤太大而一般不予考虑。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是一种微创手术,在椎体内注入骨水泥后能提高压缩椎体的强度和硬度,稳定脊柱,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但在高压下注射骨水泥渗漏率高达30—70%,而且不能恢复椎体高度以矫正脊柱后凸畸形,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仍然受到影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是近年开展起来的微创新技术,克服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外漏发生率高和骨折椎体复位效果差的不足。首先应用于经皮后凸成形术的装置是可膨胀的球囊,临床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球囊后凸成形术存在扩张定向性较差、价格昂贵等缺点。笔者用 SKy膨胀式椎体成形器治疗椎体压缩骨折取得了较好疗效。
一、SKy膨胀式椎体成形器(以下称SKy椎体成形器)工作原理
SKy椎体成形器是DISC-O-TECH公司推出的最新一代脊柱微创外科产品。通过微创手术方式对发生压缩性骨折的椎体行椎体成形术。SKy成形器出厂时已预装在安装手柄上,原始形态为直径4.8mm的柱状结构,利用安装手柄将成形器插入到病变椎体内,当SKy成形器处于椎体内的适当位置后,通过顺时针旋转其安装手柄的把手得以膨胀,膨胀过程是一个机械过程,应在X光透视影像设备下逐段膨胀成形器。膨胀直径最大可达16mm。当膨胀完成、椎体的原有高度得到一定程度恢复后,逆时针方向旋转操作把手,成形器即可回缩至原始管状结构和直径。取出SKy成形器,在已形成的椎体空腔内注入骨水泥,保持椎体高度。
二、手术原则
脊椎OVCFs行PKP之前,必须确诊疼痛确由OVCFs引起。该类型疼痛常与负荷、活动有关,平卧休息后缓解,OVCFs处叩痛明显,无神经根或脊髓受压引起的症状,影象学检查有助于定位。MRI检查除能反映病变椎体外,还能排除如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疾病,在压脂序列可判断新近椎体信号改变情况。
1、适应症
SKy椎体成形器主要用于18岁以上并且骨架成熟的患者中胸椎T5至腰椎L5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后的复位重建和固定,以提高患者的功能和行动能力。与PVP一样,适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及椎体肿瘤包括血管瘤、转移瘤、多发骨髓瘤等疾患。
2、禁忌症
包括:孕妇;手术部位发生感染、椎间盘发生炎症、发烧或濒死性白细胞增多;脊柱侧突超过40度;骨水泥或填充物敏感等。但以上的禁忌症内容并非绝对的手术禁忌。对于全身情况不佳者建议放弃手术,对要求较高的患者应慎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