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治疗颈椎病的“三大误区”千万别进去。
推荐阅读
E
误区一:颈椎病只在骨科治疗
病治疗提倡中西医结合,需把骨科、康复科、神经科、中医科、理疗科等多个科室的力量综合在一起,其中康复治疗不可忽视。康复治疗既包括保守治疗中的理疗,手术后患者关节、肌肉的功能锻炼,还能在治疗过程中给患者提出具体的预防措施。
误区二:脖子疼=颈椎病
许多中老年人甚至年轻人拍颈椎片子,一发现有骨刺,尽管没有任何不舒服,就被诊断为颈椎病了。其实,骨刺是年龄增大后人体的一种正常退变,但这仅仅是颈椎病诊断标准里的一条,还算不上颈椎病。
另外,许多年轻人工作时间长了感觉脖子痛,拍颈椎X光片检查却没发现退变或压迫表现,也不能诊断为颈椎病,这往往是与职业或生活习惯有关的项背部肌肉劳损。所以,诊断颈椎病需要通过病史、X线检查和医生系统检查来综合判断。
误区三:颈椎病必须做手术
由于知识普及不够,很多人得了颈椎病以后,治疗时非常害怕,于是小广告上五花八门的药物、理疗器械卖得特火,很多医院也是“重开刀轻治疗”。事实上,颈椎病并不可怕,是可以治疗的,而且只有不到二成的患者才需要做手术,但一定要到正规的有经验的医院进行系统治疗。
实习编辑:贾振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