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的患者大多数是由于外伤的原因造成的,但是需要骨折患者注意的就是在疾病发生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需要护理好自己的患侧,但是骨折的患者在休息的时候还需要注意的就是应该不断地做一些功能锻炼,避免患侧肢体的功能下降。
1.功能锻炼的目的 包括:①改善全身机能状态;②促进全身和局部血液循环;③增强肌力,防止肌肉萎缩和软组织粘连;④维持和恢复关节功能,预防关节僵硬、关节疼痛;⑤调整运动的协调性;⑥预防并发症,促进疾病康复。
2.功能锻炼的基本原则是
①凡不被限制活动的部位,均应坚持功能锻炼;
②若病情允许,越早越好,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制动的关节,应作肌肉等长收缩运动。
③循序渐进,活动强度及范围应从小到大,活动的时间应由短到长,以不使病人感到疲劳为度。
④应熟知各个部位开始锻炼的时间,允许活动的范围,指导病人锻炼,禁止作影响治疗的活动。
骨折患者术后的饮食护理:
由于骨折术后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活动少,消化功能退化,会引起身体代谢的异常,患者食欲也会受到影响。而处于恢复期时骨折处的愈合、软组织的修复,都需要充足的营养物质供应,如果饮食调节不好,营养跟不上,不仅影响患者对骨折处疼痛、软组织损伤的耐受力,还会影响伤口的愈合和身体的康复。这也是骨折的术后护理措施。
骨折患者术后的生活护理:
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病房噪声较大、手术后探视的人较多、温度和光线的刺激等都会带给骨折术后患者不良的刺激。在护理工作中应给患者创造一个安静整洁、舒适卫生的环境,保持病室内干燥、整洁,地面采用湿式清扫。每日用0.2%过氧乙酸消毒空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维持适当的温湿度。限制探视的人数和次数,在病房走廊禁止大声喧哗,护理巡视和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尽量不要影响患者休息,以有利于患者手术后的恢复。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骨折患者术后预防并发症:
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使患者顺利度过苏醒期。观察伤口渗血、渗液情况。保持切口干燥,及时更换敷料。注意手术切口引流液量和色的变化。若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现象,提示伤口感染,应及时通知医生采取相应措施处理。这是在骨折的术后护理中要特别注意的。
骨折的患者需要注意上述的护理工作,患者才会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是建立在患者的积极配合基础之上的,再者我们在护理骨折患者的时候还应该知道应该给予患者什么样的心理护理,这样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