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最为常见的腰腿痛。腰椎两个椎体间有一个起缓冲作用、类似避振器结构的椎间盘,过度、不正常、突发的压力超过其可承受的力量便可使其凸出或脱出,压迫到神经,还会产生所谓坐骨神经痛,即麻痛感沿着坐骨神经分布的路径传到一侧或双侧的足部。
腰椎间盘突出症已被国内外学者所公认,并认为本症与95%的坐骨神经痛、50%的腰腿痛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可引起继发性腰椎管狭窄。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应注意如下环节。
一、注意了解发病原因,做好防治工作。
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原因与腰椎间盘退变、腰部过度负荷、外伤、脊柱畸形等因素有关。青春期后人体各种组织即出现退行性变化,其中椎间盘的变化发生较早,主要变化是髓核脱水,脱水后椎间盘失去其正常的弹性和张力。在此基础上,由于较重的外伤或多次反复的不明显损伤,造成纤维环软弱或破裂,髓核即由该处突出。髓核多从一侧(少数可同时在两侧)的侧后方突入椎管,压迫神经根而产生神经根受损伤征象;也可由中央向后突出,压迫马尾神经,造成大小便障碍。
如纤维环完全破裂,破碎的髓核组织进入椎管,可造成广泛的马尾神经损害。由于下腰部负重大,活动多,故突出多发生于腰4~5与腰5~骶1间隙。所以,人到中年更应预防和及时治疗腰部的损伤,尤其是下腰部的损伤。
二、注意诊断与鉴别诊断,尽早发现和及时治疗。
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即可正确的诊断。主要的症状和体征是:①腰痛合并“坐骨神经痛”,放射至小腿或足部,直腿抬高试验阳性;②在腰4~5或腰5~骶1棘间韧带侧方有明显的压痛点,同时有至小腿或足部的放射性痛;③小腿前腰间盘突出检查外或后外侧皮肤感觉减退,足趾肌力减退,患侧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X线片可排除其他骨性病变。在诊断有困难时,可考虑作脊髓碘油造影、CT扫描和磁共振等特殊检查,以明确诊断及突出部位。上述检查无明显异常的患者并不能完全排除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症应与如下疾病相鉴别:
①腰椎后关节紊乱。腰痛多发生于棘突旁1.5厘米处,可有向同侧臀部或大腿后的放射痛,易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混淆。该病的放射痛一般不超过膝关节,且不伴有感觉、肌力减退及反射消失等神经根受损之体征。
②腰椎管狭窄症。间歇性跛行是最突出的症状,严重的中央型狭窄可出现大小便失禁,脊髓碘油造影和CT扫描等特殊检查可进一步确诊。
③腰椎结核。早期局限性腰椎结核可刺激邻近的神经根,造成腰痛及下肢放射痛。腰椎结核有结核病的全身反应,腰痛较剧,X线片上可见椎体或椎弓根的破坏。CT扫描对X线片不能显示的椎体早期局限性结核病灶有独特作用。
④椎体转移瘤。疼痛加剧,夜间加重,患者体质衰弱,可查到原发肿瘤。X线平片可见椎体溶骨性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