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在生活中很常见,一般认为是受凉引起,又称“漏肩风”、“老膀风”;由于后期肩关节僵硬,活动明显受限,又称“肩凝症”、“冻结肩”;又因多见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所以俗称“五十肩”。而从临床显示看,50岁以下及六七十岁的老人中也不少见。其实,关于所谓的“肩周炎”,其正确的说法应称为“肩关节周围炎”。
常见病因
导致“肩周炎”发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外伤:特别是骨折固定后使肩膀长期在一个位置不动;2.受凉:风、寒、湿邪的侵袭;3.慢性劳损;4.坐位工作者:肩关节长期在肩部以下及前方活动,缺乏上方及后方协调运动;5.50岁左右,内分泌紊乱也是可能的原因。
临床表现
“肩周炎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5个方面。”王筱锋解释说。1.疼痛:起初疼痛轻、范围小,之后可发展为大范围的疼痛。昼轻夜重,患者常常因翻身而夜晚痛醒。2.活动受限:肩膀活动度减小,很多动作受到影响,如梳头、挠背、洗脸、穿衣,甚至端碗等,严重影响日常生活。3.怕冷:病人肩膀怕冷,空调或风扇吹到就会感到肩膀又凉又痛,很不舒服。4.压痛:在肩关节周围多数有明显压痛。5.萎缩:肩膀长期疼痛,活动减少,晚期可肌肉废用性萎缩。
需要说明的是,因病情各不相同,最好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进行科学、系统的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