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腰椎间盘突出
快速搜索

硬膜外穿刺的具体操作的方法

2015年10月14日

硬膜外穿刺的具体操作的方法

在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里,假如必须采用硬膜外注射的话是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的。下面就来介绍下这个硬膜外腔穿刺操作方法,请看介绍。

硬膜外腔穿刺操作方法

腰部穿刺法(腰穿法)   硬膜外腔穿刺方法有正中人路穿刺法和侧路穿刺法两种。上述两种方法的使用,一般情况下,颈椎、胸椎上段和腰椎多选用正中入路法穿刺,胸椎下段若穿刺困难时可使用侧路穿刺法,因棘突方向或棘突间隙而发生穿刺困难者,皆可采用侧路穿刺法。此外,在硬膜外腔使用胶原酶治疗时,可采用侧路法穿刺,便于胶原酶集中向突出髓核的渗透。

使患者取侧卧位,患肢在下,这样有利于药液向病侧弥散。双手抱膝,头尽量向胸部弯曲,背部向后弓成弧形,使棘突间隙增大。患者背与床面尽量垂直。

穿刺点选用压痛最明显的椎间隙(可以根据X线或CT等物理检查提供的椎间盘突出节段确定),或者选用疼痛节段以上1~2个间隙,标记后常规消毒,铺消毒洞巾,常规为正中人路或侧路穿刺。穿刺点用1%的普鲁卡因或2%利多卡因常规局麻后,用硬膜外麻醉穿刺针(16号或18号)沿着局麻时的针眼穿刺,正中人路的穿刺点应在脊椎的正中矢状线上,针的斜度应与棘突走行方向平行。穿刺针依次穿过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当针体通过黄韧带进入硬膜外腔时,有一突破感(落空感)。拔出穿刺针的针芯后,抽吸无回血或脑脊液回流,推注空气无阻力,证实针头已到硬膜外腔。也可在穿破黄韧带之前,拔掉针芯,在针尾上滴一滴生理盐水,当针尖刺破黄韧带时,悬滴就被吸人,此法亦称悬滴法。

侧路穿刺法,在棘突间隙中点旁开l-1. 5cm处穿刺,可以避开棘上韧带、经棘间韧带和黄韧带刺入。穿刺成功后,即可注入或滴人药物,亦可根据多次治疗的需要置入硬膜外导管。硬膜外腔穿刺时要缓慢进针,仔细体会针尖的阻 力变化,大多情况下在突破黄韧带时会产生“落空感”,即阻力突然明显减弱或消失。但要注意的是,有时在进针穿破黄韧带时,并无明显的落空感,这时应用反复借助气阻力消失或悬滴法以及置管试验来试探并确定针尖是否进入硬膜外腔。不要完全依赖落空感来确定,否则有损伤脊髓或脊神经的可能。

此外,穿刺时还要注意不要刺入骨质,避免发生骨髓炎。拔出针芯时,要注意观察有无脑脊液或血液流出,若有脑脊液流出,应及时用针芯插回穿刺针内防止过多丢失脑脊液。同时要及时退出穿刺针,一般此次不再注药。出现血液时,说明刺破硬膜外腔的静脉丛,尤其是置入导管,导管进入硬膜外腔的外侧静脉丛集中的地方时。此时应及时将针头或导管退出1cm左右,并注人生理盐水冲洗针头或导管,防止瘀血阻塞管道或针头。出血较多时,可少量用一些肾上腺素,方法同上。连续保留硬膜外导管进行治疗时(一般多用于疼痛治疗),在置管前应调整针口转向头侧或尾侧,以利导管的置入。硬膜外导管在硬膜外腔一般留置2—3cm,不宜过长。过长易发生扭折、穿入椎间孔等情况。置入硬膜外导管时要缓慢送入导管,若导管穿过穿刺针头后出现阻力,需将导管退出重新置入时,必须将穿刺针与导管一并拔出,切忌只拔导管,否则针头的斜面容易将导管切断。留置导管而拔针时,应一手拔针,一手固定硬膜外腔导管,以防止将导管带出。置管后,连接硬膜外导管接头,用棉球或无菌纱布包绕穿刺口外导管部分,并用胶布固定导管。连续保留硬膜外导管时,为防止感染,穿刺点皮肤应每隔2—3天消毒一次,并更换固定敷料,每次注入或滴人药物时,应对硬膜外导管接头进行消毒。

综上所述,有了前面的解答,你们应该按照上述的操作一步接着一步的往下操作,每一步操作都应该小心为妙。希望上述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祝您身体健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