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足是令很多人都困扰的一种疾病。患有扁平足的人在走路的时候身体都会出现不适的症状,这对患者的健康影响是很大的,特别是正在发育期的儿童们更是不利。由于人们对扁平足知识的缺乏,也导致了很多患者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期。那么,如何判断是否患有先天扁平足呢?
扁平足顾名思义,就是脚掌比常人要平且扁。正常宝宝的脚掌的内侧及中间部分隆起向上,形成了纵、横两个弓。没有足弓的宝宝,今后的运动能力和劳动力也将受到影响。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往往双脚站立和行走时易于疲劳,小腿容易酸胀,严重时膝关节和腰部也会有不适感。因此,足弓虽小,爸爸妈妈也应重视。
有的扁平足是先天的,这在宝宝开始走路后可以观察出来。一般来说,婴幼儿足部脂肪丰满,大多为扁平足,这是正常现象,爸爸妈妈不要担心。但是,宝宝在3岁时就已经可以看到比较明显的足弓了,如果那时脚底板还是平平的,就有可能是扁平足了。
有的宝宝因为身体发育和足部韧带的关系,也会导致足弓塌陷。建议爸爸妈妈持续观察一段时间,如果宝宝3岁后,还是常常走路姿势不稳、运动后容易脚部发软、疲劳,或是不喜欢走路时,建议尽早带宝宝去医院看看骨科医生。
医生会通过图像检查装置对宝宝的足底骨骼进行检查,或是给宝宝做个小测试。测试很简单,爸爸妈妈在家里也可以给宝宝测测看。
让宝宝赤脚踩上,踏在一张深色纸板上,留下足印。接着,沿足印内侧画一条直线,量出足印中凹陷部到直线的距离。
其实小孩在两岁前的脚桥还未完全成长,加上小孩天生脚内侧生有脂肪体,一般很难断定是否患有扁平足。但在十岁前,九成小孩子的脚桥都会形成,不过却有些小孩脚桥永不形成。这些儿童就是患有先天性扁平足。当一个成年人在儿童期间已长成了正常的脚桥,但是他的脚桥却随着年岁而下塌下来,这就是后天性扁平足的现象。而后天性扁平足是因为韧带及肌腱损耗及软化所形成,通常并非脚部肌肉毛病。
了解完以上的文章,我们完全可以自己来对扁平足做出判断。希望家长们都能够提高对扁平足的认识,争取在孩子患病的初期就能发现,这时的患者也没有承受太大的痛苦,而且治疗起来也会简单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