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痛风性关节炎的好发部位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滑囊、软骨、骨质和其他组织中。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滑囊、软骨、骨质和其他组织中而引起病损及炎性反应,它多有遗传因素和家族因素,好发于40岁以上的男性,多见于拇趾的跖趾关节,也可发生于其他较大关节,尤其是踝部与足部关节。主要表现为关节的剧痛,常常为单侧性突然发生。关节周围组织有明显肿胀、发热、发红和压痛。作血尿酸检查可以确诊。应用药物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脚趾及趾关节是痛风性关节炎最好发的部位,其中又以脚拇趾关节最为常见,其次为跗、踝、跟、手指关节,再次为掌指关节及腕、肘、膝关节等。较大的关节如髋、肩、骶髂、关节受累机会较少。而下颌、胸锁、脊柱、胸肋等关节发生痛风性关节炎则更为少见。痛风性关节炎主要侵犯手、脚、踝、腕等人体末端的小关节,而躯干部位的关节较少发生痛风性关节炎。这是因为这些末端的小关节具有以下几个有利于血尿酸沉积的特点:
( 1 )末端小关节皮下脂肪很少,血液循环差,皮肤湿度较躯干部位低,血尿酸易于沉积。
( 2 )末端小关节由于血循环较差,组织相对缺氧,局部 PH 值(即酸碱度)稍低,亦有利于尿酸沉积。躯干部的关节如髋、骶、脊柱、胸肋等关节,局部均有肌肉及较多的脂肪组织胞围,温度比末端四肢的小关节高,血管也较丰富,血循环较末端关节好,局部 PH 值不低,因而尿酸不易沉积,发生痛风性关节炎及痛风石的机会就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