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病情的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的康复锻炼:在生活中,虽然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常见的风湿性疾病,但是由于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复杂多样,所以多数患者在患病后会出现不同的病情症状现象,因此在进行治疗与护理时也是有一定的差异的。
如以下介绍的一些锻炼方法,就有对应的适应症:
1、靠墙下蹲法:该方法主要适应那些是髋关节下蹲功能严重受限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即动作要领为患者背靠于墙,身体直立,身体与墙相距25cm,双足分开与肩等宽,或尽量分开双足,慢慢下蹲,蹲下3-5分钟后再站起。每次1个,每日5-10次。
2、前屈后仰法:该方法主要适应那些是脊柱活动功能受限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即动作要领为患者双手尽力前伸,使头前伸,脊柱弯曲。头部尽力后仰,使脊柱伸直,3-5分钟。每次3-5个,每日3-5次。
3、动颈法:该方法主要适应那些是颈椎轻度强直,关节屈曲转侧功能受限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即动作要领为患者头部向前向后,向左向右摆动,1-3分钟。每次3-5个,每日3-5次。
4、腹卧背伸法:该方法主要适应那些是脊柱功能轻微受限,背伸、屈曲功能受限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即动作要领为患者腹卧位头向后伸,每次3-5个,每日3-5次。
5、蹬空屈伸法:该方法主要适应那些患肢肌肉萎缩,髋关节、膝关节屈曲功能受限,拄双拐不能行走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即动作要领为患者仰卧于床上,双手置于体侧,或扶于床边,躯体与上肢不动,双下肢交替屈髋屈膝,小腿悬于空中,像蹬自行车行驶一样的运动3~5分钟,次数逐渐增加。
6、直腿抬高法:该方法主要适应那些患肢股四头肌萎缩明显,髋关节屈曲功能受限,拄双拐不能行走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即动作要领为患者仰卧于床上,双手置于体侧,或扶于床边,躯体与上肢不动,患肢伸直屈髋向上抬起,小腿悬于空中。缓慢抬起,缓慢放下,双腿交替进行,每次运动3-5个,每天3~5次,次数逐渐增加。
7、仰卧抱膝法:该方法主要适应那些患肢肌肉萎缩,髋关节间隙狭窄,屈曲功能受限严重或是拄双拐不能行走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即动作要领为患者仰卧于床上,患肢屈髋、屈膝、双手叉指合掌抱住胫骨近端前方,把患肢向胸前用力拉近,持续1分钟,重复上述动做,双腿交替进行,每次运动3-5个,每天3~5次,次数逐渐增加,屈髋力量及幅度逐渐大加。
8、4字下压法:该方法主要适应那些患肢髋关节间隙狭窄,外展功能严重受限,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较重,拄双拐不能行走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即动作要领为患者仰卧于床上或坐于床上,左患肢伸直,右患肢屈膝、屈髋、外展,足部搭于左腿膝盖上端或下端,用右手下压右膝关节。每次要求缓慢下压,每个持续1分钟,反复上述动做,双腿交替进行,每次运动3-5个,每日3~5次。次数逐渐增加,力量及幅度逐渐大加,禁忌快速下压及用力大,以免拉伤软组织。
9、扶物下蹲法:该方法主要适应那些是髋关节轻度下蹲功能受限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即动作要领为患者双手前伸,扶住固定物,身体直立,身体与固定物半臂距离,双足分开与肩等宽,或尽量分开双足,慢慢下蹲,蹲下3-5分钟后再站起。每次1-3个,每日5次。
以上向大家讲解了不同病情的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的康复锻炼,不同的病情,不同的症状,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的一些锻炼方法不同,但是为了疾病的病情康复着想,不管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病情是否严重,症状怎样,在生活中对上述的一些锻炼都要坚持进行,这样才能有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