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腰椎间盘吸收综合征的保守治疗的效果不好,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故治疗以手术为主,治疗的原则是广泛减压,解除对神经的压迫。
Vellner和Crock主张广泛椎管减压,切除黄韧带包括其上方附着部的骨桥,部分切除L,下关节突的内侧部分和S1关节突的内侧部分及其尖端,使L5S1神经根管得到充分减压,有时在切除黄韧带上方附着部之前,需将L5椎板大部切除,当前方有来自纤维环、后纵韧带或椎体终板处的隆起物造成椎管或神经根管狭窄时,应小心将其找出并注意保护神经免受损伤。由于广泛的椎管减压椎板切除,易破坏脊柱后部的稳定性,导致术后脊柱不稳,贾连顺主张在行该手术时应同时行后路植骨融合。
有人主张不作全椎板切除,而行双侧椎板开窗减压,扩大椎间孔,同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年来,有关人工椎间盘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工椎间盘植入术可用于治疗因椎间盘退变、椎间隙变窄引起的脊柱不稳,这提示在后路减压的基础上,应用人工椎间盘植入治疗腰椎间盘吸收综合征,可有效地恢复椎间隙的高度,增强脊柱的稳定性,防止术后脊柱不稳。
腰椎间盘吸收综合征起源于腰椎间盘退变吸收,表现为腰椎节段性不稳和相应的椎管或神经根管狭窄,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有助于我们对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理解,也可为临床上排除腰椎间盘突出症后对腰椎管狭窄症的诊断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