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是中医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常用的方法,一般在推拿或按摩后作为一种巩固疗效的后续疗法,十分普遍,既可在理疗康复科也可在病区床边或家庭自行牵引。
根据牵引的时间长短和牵引的重量大小,牵引可分为快速牵引和慢速牵引。
一、快速牵引
快速牵引重量大,时间短,对急性椎问盘突出症有明显的效果。近年来这种快速牵引演变为计算机控制的三维多功能牵引法。这种快速牵引效果是显著的,但有时会出现副作用,个别甚至有负面效果。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后,原则上是以康复为目的牵引治疗。因此,采用重量较轻的慢速牵引为宜。
二、慢速牵引
慢速牵引常用的是骨盆牵引。一般每日上下午各1次,每次2小时。骨盆牵引的重量应选择在自身体重的30%~50%为宜。患者可自制骨盆牵引带或购置后在家自行牵引。牵引疗法与微创治疗相配合,可以收到优势互补、标本兼治、尽早康复,长期巩固功效的目的。
三、牵引的基本原理
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理主要是通过腰椎牵引的作用,从纵轴方向扩大椎间隙及椎问孔,使椎间盘所受压力减低,椎间隙增大,有利于髓核不同程度地向中心还纳,或改变与神经根相对位置关系;同时骨盆牵引能够加强前后纵韧带的张力,使椎间隙产生负压,进一步促进突出的髓核还纳或使神经根移动,改变神经根与突出物的空间位置,从而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腰椎牵引还可恢复脊柱生理弯曲度,增宽椎间隙,解除周围韧带及软组织痉挛和填充,促进炎症消退,缓解肌肉痉挛,解除腰椎后关节负载,消除椎间小关节重叠,从而也减轻了对滑膜的挤压,降低末梢神经张力,缓解了腰部疼痛。早期间断性牵引可预防或避免神经根的粘连或对已有粘连的神经根起到松解的作用。
牵引后配合推拿治疗可以放松局部肌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炎性递质的吸收,减轻局部水肿和椎管内压力,从而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