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腰椎间盘突出
快速搜索

椎间盘造影术的历史

2015年06月18日

  虽然椎间盘造影术在诊断方面仍有争议,但是它仍是目前诊断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病人的最重要手段。椎间盘造影能明确决定哪一个椎间盘是疼痛的椎间盘,因此它是目前对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病人行腰椎融合手术前的必检项目。50岁以上人群中椎间盘退变是普遍的,MRI不能区分在T2加权上信号减弱的腰椎间盘是正常老化的椎间盘还是疼痛的病理椎间盘。因此诱发的腰椎间盘造影术能够呈现疼痛反应与椎间盘异常形态学的相关性。椎间盘造影后的CT扫描能够准确地研究纤维环撕裂解剖学。

  椎间盘造影术的历史

  椎间盘造影术(discographv)又称髓核造影术,是将造影剂注射到椎间盘内,观察髓核的形态,反映椎间盘的病理特点(图4—4)。

  LiIldbloon于1948年首先进行了腰椎间盘造影术,报告了15例椎间盘注射的病人,并且对正常和异常的类型进行了描述。

  Hirech第一个描述了疼痛复制这一现象。c10wrdra大力推荐了这一技术,他也发明了后的椎体间融合术(P LIF)。

  14~34岁的人群中90%的椎间盘形态是正的,而到了60岁,95%的人其椎间盘形态是异常的。因此,在行腰椎间盘造影术前,必须考虑适当的临床相关性。椎间盘造影术诊断腰痛的作用或意义在年轻患者远大于老年患者。

相关阅读